“十一五”玉柴集团创造了“五年再造两个玉柴”的传奇,2010年底,玉柴机器以突破性的业绩完美收官:2010年实现发动机销量551596台,首次产出突破50万台,同比增长17.89%;实现销售收入191.03亿元,同比增长30.02%。
前言:
“十一五”玉柴集团创造了“五年再造两个玉柴”的传奇,其中多缸发动机产出高达206万台。玉柴发动机生产基地布局从广西玉林总部延伸到福建厦门、安徽芜湖、山东济宁、江苏苏州、四川资阳、广东珠海等地,分布在多个省份互为支撑的产业布局为玉柴集团未来的千亿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十一五”期间,玉柴集团核心子公司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也交出了蓬荜生辉的成绩单,2010年底,玉柴机器以突破性的业绩完美收官:2010年实现发动机销量551596台,首次产出突破50万台,同比增长17.89%;实现销售收入191.03亿元,同比增长30.02%。
“十二五”已经揭开序幕,玉柴机器基于对细分市场的深刻理解,对自身优势的精准把握,勾勒出“十二五”产业宏伟蓝图:玉柴将专注、专业于发动机研发、制造,着重发展国5柴油机、气体机、混合动力发动机,市场向重、轻型拓展,重点突破重卡、工程机械、拖拉机、船电等领域,争取“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发动机160万台规模。
“十二五”战略目标的确定,从而拉开了玉柴接力十一五,缔造玉柴机器帝国新版图的帷幕。
十二五规划中,玉柴明确继续聚焦发动机产业,并提出了精准规划。未来千亿具有挑战性的高度,对此玉柴在技术创新、细分营销、整合服务、解放员工生产力四个方面继续进行充足的准备。
一、与时俱进的技术创新,为玉柴机器实现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发动机是整车最具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一直以来发动机都是支持商用车技术升级的重要产业,特别是国5时代,发动机的排放技术甚至影响着国家环保升级实施的进程。
核心技术的掌握是电控时代发动机决胜的能量,而商品规划能力的强弱则是发动机企业能否驾驭市场的关键,“十一五”期间玉柴机器完成了核心技术能力的打造,以及商品规划能力的建设,将为“十二五” 期间缔造玉柴机器帝国新版图奠定飞跃的技术基础。
(1)国4时代即将来临,玉柴机器凭借多年的核心技术储备将继续领跑市场。
SCR系统是国4时代发动机的核心系统,自主电控标定是贯穿电控发动机研发使用全过程的高技术含量能力。玉柴多年的技术储备捷足先登,为竞争对手设置了至少两三年以上的时间门槛,以及成本、品牌、技术等多方面的进入壁垒。
(2)不断提升的商品规划技术,造就了玉柴强大的市场驾驭能力。
2011年,玉柴机器针对客车拉人、卡车拉货的本质性不同,对原有的商用车发动机进一步细分为卡车专用发动机和客车专用发动机,从而完成了卡车、客车、乘用车、通机四个板块的产品专业化。
产品专业化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适用性细分,将更能实现产品布局的无缝覆盖市场,专业和细分的理念在客车市场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客车市场虽然只有十几万的需求,但细分十分专业,仅非公交市场就可以细分为60个,产品的过于专业,使得客车企业的产品组合需要尽可能的高效覆盖市场,作为核心产品的发动机,产品布局是否高效决定了客车产品的市场覆盖能力。
2011年,玉柴客车动力在商品规划核心的单品竞争能力和产品组合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为满足客车市场不断细分提供着动力支持。
在单品竞争能力上,2011年玉柴首次推出了全新的客车专用发动机,针对客车主机厂对于产品匹配标准化的要求,以及客户对于发动机噪音、可靠性、燃油经济型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升级。
在产品组合方面,2011年玉柴机器源于对细分市场的多年研究,在关注个性市场需求的同时输出共性的客户组合,将现有的产品平台进行搭配,附加不同的产品系列进行补充,满足不同特性客户对于动力的需求,并将应用技术前移到产品开发前,促进客车企业对于发动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细分制胜的营销法宝,为玉柴机器实现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渠道基础。
玉柴一直秉承着细分制胜的营销理念,2011年玉柴细分制胜理念继续指导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细分挖掘价值。
(1)区域市场营销能力的细分研究,为玉柴机器突破60万台保驾护航。
区域市场能力建设上,除了继续传统的渠道营销能力和渠道网络化的不断强化创新,2011年,玉柴机器提出了提升区域市场能力建设目标,针对不同的区域市场特性,玉柴机器划分了几个作战带,应用科学量化的矩阵管理方法,协助区域市场检讨自己的市场能力,在对竞争劣势的量化研究基础上,指导渠道弥补下沉力度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最大限度挖掘区域市场空间,实现市场无盲区,确保营销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