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位于北京延庆的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SYC),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其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独特的。从1976年开始,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质检中心一直以“把好行业质量关”作为准则,努力推动行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成为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近些年来,在行业快速发展和迈向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质检中心大力淬炼自身水平,积极与国际化接轨,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近日,记者专访了质检中心主任李建友。
记者:众所周知,质检中心在行业具有特殊地位,请您介绍一下质检中心的发展历程。
李建友: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是伴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始建于1976年,当时隶属于机械工业部,属于中矿局和军工司来管理。过去质检中心的定位是围绕着机械行业的工程机械整机产品的检验和市场的准入来开展第三方行业服务的机构。从1976年至今,从过去工程机械的一个领域的产品技术检测,延伸到现在五大技术,涉及到汽车领域的技术合作,另外还有民航—航空设备技术检测,同时,我们有军品的检验任务。另外我们还成立了机械工业环保机械检测中心,围绕着环保机械展开的检测技术的研究和验证。我们的组织机构也进行了调整,目前拥有的220位员工,涉及6个检测研究所。其中第一研究所主要负责工业车辆产品检测、研究;第二研究所负责土方与路面机械;第三研究所主要是汽车产品和起重机械;第四研究所主要是地面航空设备和挂车;第五研究所从事装载机械产品的检测;第六研究所涉及到工程机械的汽车零部件检测;同时我们的兴力通达公司为行业的配套服务提供技术帮助;另外还有一个环保机械检测中心。中心近期改选了新的领导班子,其中,我负责行政工作;四位副主任分别是雷晓卫、吕东、李铁生、黄雪,黄雪同时担任SYC的党委书记。随着行业的发展,SYC为行业提供服务,从最初单一的检测服务到现在的检测标准认证等一系列成套体系的认证。根据行业的需求,我们完善了我们的检测装备,从过去的以整机实验为主导的实验模式,逐步向实验室零部件检测的试验方式转变。每年检测中心按照国际导则17025标准对质量体系进行不断完善提升,同时我们对工作人员持续开展培训,使他们高效的满足实验室工作的需求。另外我们对检测装备按照国际实验室的要求提升我们的检测水平。在近三年的规划中,我们每年投入近一千万,使我们的检测装备在国际化的要求达到国际的认可。我们的愿景目标就是达到国际工程机械与专业汽车权威的实验室,为行业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分了三个阶段来实现这个愿景。第一阶段是打造平台;第二个是快速发展阶段,SYC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到2015年,我们要达到第三个阶段,就是获得国际间的互相认可,建设成为国际权威实验室。
记者:现在质检中心的哪些质检装备是与国际的装备标准相匹配的?
李建友:按照产品划分,一种是汽车,一种是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包括整机产品和零部件,这种实验模式。以工程机械整机产品实验来看,我们建场的初期,参照了英国奥伯丁试验场模式和日本的建筑机械院模式来建设的。一开始,我们的起步就非常高,是按国际水准建立的,在整机的可靠性方面,在性能实验手段方面,都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我们零部件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比较缓慢,但是在“十二五”规划中,零部件实验室已经成为重点投入的项目。与国际接轨还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汽车因为比工程机械的发展要早,汽车领域的检测中,我们的整机实验还有一些零部件的实验,我认为我们是与国际相接轨的。特别是标准化工作汽车,中国汽车的标准基本上按照欧洲的标准来等同采用的,我们的实验手段也与国际相接轨。特别是一些部件,如发动机、安全带、门锁、玻璃和灯光实验,这些都是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建立的。
记者:您长期从事工程机械产品的质检工作,回看“十一五”期间,您认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质量,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层面上?还存有哪些问题呢?
李建友:工程机械产品和汽车产品都是发展速度比较快的行业,特别是汽车,作为中国的支柱型产业,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也是工程机械产品的制造大国,这两个行业相比,我更感觉工程机械的发展和进步要远远超过汽车行业。在“十一五”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靠着行业企业的努力,靠着政府的支持,包括媒体和协会,大量的这种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推动,工程机械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工程机械的产品质量、技术和可靠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十五”期间可能是翻倍的提升,特别是在质量和外观造型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用户、企业同行业的认可。第二是我们产品的出口量,在“十一五”期间有了一个大的提升,而在“十五”期间,我们国内的采购商对于高端的大型规格的大多依赖于进口。但是我们离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在精细化的制造技术方面,在产品的可靠性和微动性方面,表现的还有差距。这些差距,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基础的零部件,第二个方面是汽车工业还是比较落后,工程机械与汽车,某些方面还是接近的,但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主机厂的制造能力,通过“十一五”这一轮的提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主导企业,主机厂,我认为他的制造能力,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同行企业的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