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西部和海外需谨慎
在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明显饱和,而产能却持续过剩之时,向海外进军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发展策略。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轮胎式自推进起重机、挖泥船、大于100吨全路面起重机、履带挖掘机出口出现了高速增长。
欧阳新周表示,“向海外进军”战略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长期发展战略,是较为明智的。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高技术特种设备逐步被国外接受,行业内技术的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共识,为我国工程机械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谢家宸也指出,海外出口是企业脱困的重要选择,南亚、非洲、南美、中亚等新兴市场对工程机械的整体需求会逐渐攀升。
不过,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总额为72.91亿美元。其中整机出口占80.9%,金额高达61.42亿美元;零部件出口则同比大幅下滑61.36%。
“由此可见,海外市场对行业短期内走出困境的帮助仍然有限,因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这种出口‘重主机轻配件’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欧阳新周说。
谢家宸也提醒,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基本饱和,我国大量工程机械企业盲目一拥而上恐损失严重。
同时,对于相当多业内人士支持的“向中国西部发展”的方向,欧阳新周却并不认同。
“从分析图表可以看出,我国最有吸引力的市场依然在江苏、山东、浙江等华东地区。而四川、成都、云南地区平均增速相对较低;青海、宁夏、甘肃、新疆投资规模则相对较小。”欧阳新周说。
他认为,如果企业为摆脱困境而进入西部市场,在短期内获得的帮助非常有限。
前景堪忧
相比较上半年发展的疲软,今年下半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许多基建项目有望上马,而这被视为工程机械行业向好的重要风向标。
但是,这并非工程机械行业的“救命稻草”。
欧阳新周指出,2013年上半年,我国土地出让金增速高速增长,然而出让的土地面积处于负增长状态,由此可以预见房地产未来新开工面积对工程机械的需求拉动有限。
“另一方面,我国下半年财政政策依然难有作为。下半年财政资助金紧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控继续发酵,基建投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欧阳新周说。
不过,今年下半年随着铁路、公路、机场、地产、棚户区改造等多重利好消息不断释放出来,谢家宸认为相关企业的经营环境会略有好转。
但是,由于产能优化工作尚需时日,他建议相关企业不可贸然增加出货速度和产能布局。
在下游需求整体疲软的情况下,欧阳新周还指出,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及定位。例如农业水利、部分区域振兴规划带来的城镇化建设等领域仍会带来较多的市场需求。
此外,工程机械行业营销模式的创新也尤为重要。欧阳新周说:“现阶段我国工程机械的保有量非常庞大,也对工程机械的销售产生了影响。因此,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也应是制造商开拓市场的重要工具。”
据了解,目前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渗透率在我国仍然较低,提升空间很大。此外,谢家宸还建议,机械工程企业应时刻保持对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规划的敏感度,及早制定细分市场的营销策略和产品产量。(贺春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