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政府公布了《“畅安舒美山东路”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到2015年,实现全省公路技术状况和网络结构明显优化,路网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公路行车秩序明显改善,各部门共同应对公路突发事件的联动机制基本建立等目标。
目标:营造绿色低碳的交通环境
到2015年,全省公路技术状况和网络结构明显优化,路网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公路行车秩序明显改善,各部门共同应对公路突发事件的联动机制基本建立,路网协调管理、通行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公路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治路和路域环境水平明显提高,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形成高质量工程、高品质服务、高效率监管、高科技支撑、高素质队伍的公路管理格局,逐步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调度智能化、运营服务精细化、应急救援高效化、路政管理法治化,努力营造安全畅通、绿色低碳、高效便捷的公路交通环境。
改革:强化经营性收费公路监管
《方案》指出,山东将稳步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经营性收费公路监管,建立“层级清晰、集中统一、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公路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公路地方性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着力构建“精细化、预防性、链条式”管理运行机制;推进管理重心前移,建立完善集约高效的养护运行机制。
探索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非收费公路体系;推进科学决策体系建设,提高公路资金管理使用效率;
积极开展新技术研究,推进公路科技进步,提升公路科技创新能力。
整治:严厉打击集结闯岗、暴力抗法等行为
记者了解到,山东深入开展“平安行·你我他”专项行动,加强公路交通秩序整顿,大力整治高速公路大型货车长期占压超车道、紧急停车带、随意上下乘客和车辆违章行驶、超员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集结闯岗、暴力抗法等行为;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及时疏导交通,避免长时间压车、堵车事件发生;多部门联合执法,全面取缔占路集市贸易、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维持良好通行秩序。
惠民:落实节假日免费通行等政策
山东还将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和节假日免费通行等惠民政策;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体系建设,ETC车道覆盖率主线收费站达到100%、匝道收费站不低于90%;完善指路、指示标志体系,实现公路标志的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丰富动态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利用多种发布平台,提供多方位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推进一、二级公路服务点建设,逐步实行管理服务星级考核;加强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优化服务环境,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
绿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在行车环境方面,山东将大力实施公路绿化美化,丰富公路绿化内涵,美化公路景观,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打造多树种、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群落和绿化景观;精心实施省市际交界、城市出入口等重要节点绿化,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人文景观亮点;开展沿线荒山、破损山体生态治理与恢复,对沿线河道、湖泊等自然景观进行绿化美化。
不仅如此,还将全面清除违法设置的非公路标志、标牌,统一规划设置非公路标志;对可视范围内白色污染、垃圾堆、柴草堆和废弃建筑物进行全面清理;突出穿村镇路段整治提升,做到路宅分家设施齐全,排水系统畅通完善,临街牌匾整齐统一,绿化效果美观舒适。
“畅安舒美山东路”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公路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强力支撑,力争在“十二五”全国公路工作考评中取得优异成绩,省政府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畅安舒美山东路”创建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工作方针,以提升公路综合服务水平为核心,以“畅安舒美山东路”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管理服务、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路域环境、保障安全畅通为着力点,全面提高我省公路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保持山东公路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公路交通保障。
(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公路技术状况和网络结构明显优化,路网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公路行车秩序明显改善,各部门共同应对公路突发事件的联动机制基本建立,路网协调管理、通行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公路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治路和路域环境水平明显提高,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形成高质量工程、高品质服务、高效率监管、高科技支撑、高素质队伍的公路管理格局,逐步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调度智能化、运营服务精细化、应急救援高效化、路政管理法治化,努力营造安全畅通、绿色低碳、高效便捷的公路交通环境。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公路发展中的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2.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将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重在治本,综合施策,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严格标准。把活动开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美丽山东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有机结合;突出路内路外两个重点,严格标准,强化监管,协调推进。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根据我省地域、文化特点,区分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打造具有山东鲜明特色、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同行的山东公路服务体系。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提升公路安全畅通保障能力。
1.推进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经营性收费公路监管,建立“层级清晰、集中统一、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公路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公路地方性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着力构建“精细化、预防性、链条式”管理运行机制;推进管理重心前移,建立完善集约高效的养护运行机制;探索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非收费公路体系;推进科学决策体系建设,提高公路资金管理使用效率;积极开展新技术研究,推进公路科技进步,提升公路科技创新能力。
2.规范通行秩序。深入开展“平安行·你我他”专项行动,加强公路交通秩序整顿,大力整治高速公路大型货车长期占压超车道、紧急停车带、随意上下乘客和车辆违章行驶、超员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集结闯岗、暴力抗法等行为;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及时疏导交通,避免长时间压车、堵车事件发生;多部门联合执法,全面取缔占路集市贸易、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维持良好通行秩序。
3.提高通行能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和国省道路网改造,提高国省道通行能力和网络化程度,基本建成“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除长岛县外,基本实现市到所辖县一级以上公路、县与县二级以上公路通达率达到100%,路网结构更趋合理,通行更加顺畅。
4.提升公路质量。适时实施大中修工程,科学推进预防性养护,开展公路养护信息化建设,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国省干线公路总体技术状况指数达到90以上;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大于95,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于85;一、二类桥梁比例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