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陕西省渭玉高速公路一标项目部赢来了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国家招标委员会主席Aniceto Do Rosaio一行8人观摩学习精细化施工,贵宾在施工现场纷纷拍照学习,高度肯定和赞扬中铁一局桥梁公司渭玉高速公路项目部现场施工规范标准高。项目部采用样板引路,精品铸魂,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发扬中铁一局“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一直处于全线领跑者。项目部精细化施工多次被各级领导带队组织观摩学习,给予的赞誉不仅是对桥梁公司工作的极大肯定,更是对项目部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的极大肯定,激励着项目部全体管服人员同心协力,继续奋战夺取更大的胜利。
跑步进场 永争第一
渭玉高速公路(渭南至蓝田玉山段)是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黄(龙)渭(南)线的延伸段,也是西安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接渭蒲、连霍高速、南接沪陕、福银高速,是连接陕北、关中、陕南的纽带。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陕西交通运输环境,实现关中率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线首根桩在一标率先开钻
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公司承建的渭玉高速公路WY-C01合同段,正线全长8公里,合同造价25215万元。主要工程为大中桥7座、匝道桥2座、天桥2座共计1597.43米的桥梁工程,16座涵洞,通道5座,下穿陇海铁路立交桥一座,挖填方143.6万方及滑坡治理工程等。
总经理胡文俊亲临现场指导提理念
2013年9月17日进场后,面对异常紧迫的工期以及陕西高速公路集团渭玉管理处提出的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及日常管理精细化等五化管理理念,桥梁公司总经理胡文俊高度重视该项目,对项目部准确定位,提出“发挥专业实力,争做领头羊,渭南故里立新功”的作战指导思想,抽调精兵强将,跑步进场,高标准,高质量展开了在少华山下渭玉高速公路施工当中谱写中铁一局勇争先的新华章。
数控精细化操作制作钢筋笼
不言苦,不言累,只为荣誉和尊严而战,要干就要干成最好的,要把抓好安全质量,铸造精品落实在每一天的日常工作当中,才不愧于一个合格的工程人,这是项目负责人任向斌经常给团队每一位参建者不厌其烦的讲多最多的工作准则,他也是率先带头这样执行的,行动和结果是最好的证明。
2013年10月24日渭玉高速公路第一根钻孔桩在一标段完成;2014年1月1日首片预制梁成功浇筑在一标;首座涵洞率先完成在一标;便道率先拉通在一标;4月28日全线率先开始预制梁架设在一标;业主组织的两次劳动竞赛进度第一在一标;10月31日全线首家路基交验一次性验收通过在一标,安全“文明工地”每季度综合排名奖励最高在一标;11月28日最后一片箱梁提前2天完成又是一标,项目部累计获得业主各项奖励金额高达260多万元,被全线公认为渭玉高速公路的领跑者。
老少二人组合肯下硬骨头
征地拆迁是工程建设“最难啃的骨头”,是制约工期的“瓶颈”。 在渭玉项目部,有一对“老少二人组”。年长的叫王振英,退休返聘人员,60多岁,天生一副大嗓门,说起话就像有人在你耳边擂鼓。问他为啥,他说在工地上40多年,习惯了,声音小,怕别人听不清;年轻人叫任刚,30多岁,双眼炯炯有神,浑身散发着朝气。精干的他,干起事来风风火火,不做完不停、不做好不停、不做满意不停。
王振英负责渭玉项目的征地拆迁和对外协调工作,他深知征地拆迁工作是施工的一半,是“先行官”、“过河卒”。为了尽快打开高塘镇境内施工局面,他豁着老命跑协调,大家说他是“六十岁的身体,三十岁的劲头”。
任刚分管陇海线以南6.1公里的施工,包括了19座结构物,其中13座涵洞。因地方村民和政府间迟迟不能就地表附着物赔偿标准达成一致,6公里管段的土地迟迟未能交付。工期一天一天的滞后,他急的上火。
虽然地方政府没有交地,但是施工不能再耽误。王振英和任刚这爷俩硬是用了一周不到的时间把6公里管段内与结构物施工占地关联的人家走遍了,与村委会协调、和村民沟通,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陇海以南7座涵洞和2处河改工程的用地得以解决,占到问题总数的50%以上。
春节后,陕西省交通厅主要领导要带领陕西省高速公路所有在建单位来渭玉高速公路项目现场观摩,时间定在2月25日。检查在即,因土地交付问题,施工便道还没有拉通,这可急坏了渭玉项目这一老一少。
要如期完成任务,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位于便道正中位置的寺底村,处线路正中央,如果能够从此突破,南北两边同时启动,影响便道的土地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于是,王振英和任刚两个人唱起了“红白脸”:老王“唱白脸”与村主任就便道施工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任刚则“唱红脸”,事后跑去摆事实、讲道理,和颜悦色、晓之以情。几番苦战,突破口终于打开。
便道用地解决后,便道施工就成了重头戏。老王和任刚一心扑在现场,连续一个周,从早上8点守到到晚上10点,错过饭点,就啃个凉馒头、吃点咸菜。只要现场有事儿,不管几点、不论早晚,总能见到一老一少的身影。就连现场监理都被他们感动了,监理组领导特提出:任刚的管段,允许“先斩后奏”——施工时允许先施工后补报检。不管是对施工单位,还是管理人员,这都算极大的信任。
正因为有着老王、任刚这样的工作人员,原本棘手的4公里的便道得以提前2天完成,项目部也成为渭玉高速全线首家贯通管段内施工便道的单位,观摩活动如期进行。
便道的建成,结构物施工的有序开展,渭玉项目也正式拉开了决胜之年的序幕。
快节奏 高效率 全面展开施工
进场以来,参建员工在项目负责人任向斌的带领下,充分发扬“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和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为确保桥梁桩基、墩柱、梁板架设、路基交验、匝道、下穿龙海铁路立交桥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生产等施工任务快速推进,项目部科学组织施工,充分利用较好的天气,抓重点,保节点,配足资源,给技术人员配备了电瓶车,采取两班倒,现场路基施工不分昼夜,经常是灯火通明的大干场景,只要现场需要,工程部长靳增和其他技术人员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所有工作都要超前考虑,服务超前,技术指导、测量放线及作业交底从未耽误;安质部长安继渊围绕安全也是紧盯现场;候百胜根据现场需要及时落实好材料供应;还有其他管理人员都没有闲着,大家的工作都是围绕现场生产展开,现场大干场面快速掀起,管理人员在现场吃盒饭几乎成了在平常不过的事情。快节奏的施工,高效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全线路基率先进行交验,路基精细化施工也迎来了各级领导到施工现场观摩学习。
为确保生产出的箱梁混凝土做到内实外表光滑,符合设计的要求,在钢筋的焊接、张拉和压浆工序中,每次都有监理和现场负责人监守、以确保生产质量。进场以来,参建员工连续作战,狠抓安全质量过程控制和精细化施工作业,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生产任务,尤其在劳动竞赛大干期间,为确保生产出的箱梁混凝土做到内实外表光滑,符合设计的要求,在钢筋的焊接、张拉和压浆工序中,每次都有监理和现场负责人监守、以确保生产质量。
制梁之初,因是利用原有施工单位用过的制梁场,客观上制梁台、存梁台相对较少,加之受外部环境影响大,春节过后持续雨雪天气对施工进度影响也较大,进度一度迟缓,截至5月中旬,项目部累计制梁只完成99片。随着施工陆续转入常态化,项目部果断采取措施,优化施组,增加台座,模型,制定奖励激励措施,管理人员每天都盯着现场,第一时间协调现场生产环节出现的任何问题。梁场最近的路基段成型后,第一时间将存梁区已预制好的箱梁外运到路基段,大大缓解了存储空间受限的被动局面,现场同时采用喷淋养生,阴雨天制定了防护措施,冬季提前采用了蒸汽养生,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
科学管理 稳步推进
2014年4月28日,伴随着震天响的鞭炮声,首片长20米的预制箱梁架设在MRK49+878.027主桥6号、7号墩上,实现了全线桥梁工程率先转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工程建设,百年大计。项目部突出安全质量与工期管理,完善了安全质量管理自控体系,调整优化管理人员,强化管理执行力,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与工期的有序可控。工程质量合理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他们讲责任分解细化,形成了以安全总监到安质部长再到安全员的安全网络。从项目部到施工队负责人再到工班组,他们层层签定了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并将安全生产纳入月度激励考核之中,要求领导干部随时到施工现场巡视指导,安全员跟班作业把关,确保现场每一项施工、每一道工序都有人管,有人盯。
他们建立健全了安全质量责任体系,以文件形式明确分管领导及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责,坚持把安全指标纳入生产目标考核,做到职责明确,层层定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安全质量过程控制,从危险品管理、原材料检测、工序检查等环节入手,将安全、质量工作的控制重点放在了过程自控体系之中。
施工作业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的重点,也是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载体。为规范管理,文明施工,项目部把有关现场标准化要求,转换为工作标准,重视细节管控,认真执行桥梁公司和管理处各类文件精神,对劳务队伍严格执行规范化招标进场,建立健全农民工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中坚持对所有进场工人进行岗前教育、职业操作技能达标上岗培训及安全培训,确保了劳务队伍全身心投入施工生产。
物资机械设备管控开源节流有特色
物资机械设备费用在工程成本当中占据了近60%的费用,管理好物资机械设备就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物资机械设备管好了,项目就不会出现人为性不可控的亏损。项目部自进场以来在项目负责人任向斌的主抓下,物资机械设备始终能够开源节流,呈现出以下几个管理特点。
主材管理一丝不苟,用落实工作细节说话。严格坚持建立台账,坚持与工程部加强沟通,严把采购进货关、现场进入关、现场领用关、过程领用关、结算审核关、帐物相符一致关等六个重要环节,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在日常的现场管控中,做到了采购的主材按照施工特点进行了划分区域集中放置,在现场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提高了材料安全保障系数,并坚持夜班巡查制度,开工至今未发生主材丢失及盗窃事件。
路基填筑材料严格执行“压实收发”方便高效降成本。项目部路基段施工填方量高达103.7万方,严格执胡文俊倡导的路基填方施工填筑原材料必须实施“压实收发”的工作程序,科学准确收方既提高了功效,节约了人力,又降低了工程成本。
严格油耗管理和机械设备集中管理制度。项目工期紧,如果不严格注重细节管理,小的浪费有可能会给项目部最后带来让管理者很惊讶的损失,这样的例子在工程施工单位屡见不鲜。项目部物资部部长侯百胜部长高度重视油耗管理和机械设备的集中管理,从采购口开始把控,视频设备过程监控,定期校对加油枪,定期对车辆抽查,核对加油记录,从源头和过程中均杜绝了问题的发生。
材料供应商请物资人员吃饭、过节送红包、茶叶、香烟等小礼品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这样的事情在物资机械部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物资部长侯百胜坚持廉洁清白从业从自己先做起,并要求物资人员一定不能贪小便宜,决不能触及高压红线,在物资工作上犯晕,得不偿失。这样良好的风气也给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传递了正能量。
员工食堂 饭菜可口 温馨如家
项目的职工食堂条件设施比较简单,餐桌并不多,但厨房卫生干净整洁,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项目部员工只需交很少的伙食费,三餐管保,其余的费用全部由行政口补贴食堂,办公室严格监控把关,质量不能低,而且大家吃得非常满意!究其原因,雷静解释说,食堂管理采用“自助式”的方式,每天中午都是四菜一汤,吃饭都是自己打,杜绝浪费。为保证卫生,大家自觉使用“公勺”夹菜;主食米饭、馒头、花卷等“管够”。项目部成立伙食委员会,制定周菜谱,每周的菜有两次红焖鱼、一次红烧排骨、还有苜蓿肉、蒸肉、鸡肉粉条等等,主副食品种非常丰富。“伙委会”定期收集员工意见,及时按职工意见进行调整。最为可贵的是项目部除了食堂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用外,一年多来食堂没有亏过一块钱,而且大家既节省了就餐费用,吃得又非常满意。食堂饭菜卫生可口,对外招待也少了,业主、监理单位到工地检查时,经常喜欢到项目部吃个工作餐,感觉卫生可口,也不浪费。因此,项目部食堂也可能成为桥梁公司员工消费水平最低、对外影响最好,满意度最高的食堂。
“千涛万漉虽辛苦,吹尽逛沙始到金”。如今,项目部已完成总施工任务的87%。进入冬季,管理处又给项目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畏严寒,继续攻坚克难,要争分夺秒,利用一切好天气,抓紧进行路基交验、梁板架设、下穿陇海铁路立交桥施工及桥面系的施工。我们有理由相信,勇于攻坚,善打硬仗,具有悠久历史的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的参建者将继续奋勇争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少华山下的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