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推动稳增长
2014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会议在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首批推出80个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据悉,会议推出的项目,包括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方面,并在下一步将推动油气勘查、水利、机场等领域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李克强强调,本次向社会资本开放的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等项目,总体都符合社会需求,社会资本也有进入的意愿。开放的具体项目确定后,要及时公布,还要通过公开向社会招标的方式,让有资质的企业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特别是一些产业项目,竞争一定要公平。
微点评:向社会资本开放,盘活了民间资本存量,使稳增长再次加码。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在居民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是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出口很难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因此,“稳增长”的关键仍然是“稳投资”。
36市城轨规划获批 2200亿投资掀基建热潮
2014年4月,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中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今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专家表示,预计到2020年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要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将保持大幅增长。
微点评:修建地铁需巨额投资,运营时还要政府进行补贴,地方财政本就捉襟见肘,尤其要重视项目的融资风险,在各种轨道交通方式中,是否必须上马地铁项目也需要认真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