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二十五局沪昆客专项目部现场作业人员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沪昆客专湖南段首个跨大断层、弱酸性地下水的高支墩--锰矿特大桥47﹟墩身顺利完成浇筑。
47﹟桥墩高29.5米,为锰矿特大桥最高的圆端形空心墩,距潭锰公路仅4米宽,施工作业面狭窄,安全隐患大,地表为农田软性土壤,地底有一大断层,与桥墩呈大角度相交,东北西南走向,向西南倾角达75度,断层开口宽,填充量大,在断层上施工作业设备易倾翻,对桥墩的沉降影响大。断层内为原锰矿集团所排酸性废水碳酸氢根离子,呈弱酸性,对混凝土桩基腐蚀性极强,桩基施工难度高,并跨原湘锰集团500千瓦专用线、湖南军区国防光缆、新奥燃气公司天然气管道,沟通协调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为顺利完成首个高支墩,项目部成立了沟通协调小组、技术攻关小组及安全质量小组。与原湘锰集团、地方政府、湖南军区、新奥燃气公司沟通协调,做好三电迁改、征地拆迁工作、国防光缆的迁埋、燃气管道的迁移工作;针对跨大断层、弱酸性地下水的不良地质条件,展开技术攻关,优化施工方案,对断层带进行多次充填,避免了桩基施工设备倾倒,采用耐强酸腐蚀的CFG桩复合土供材料进行桩基填筑,克服了断层地带弱酸性地下水对桩基的腐蚀。同时,针对作业面狭小、安全隐患大的困难,制定模板装吊、安全防护网搭设方案,并派专人在潭锰公路各个易堵段进行现场蹲点,指挥交通,确保距施工地点仅4米外潭锰公路的行车安全。在方案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顺利完成首个高支墩的浇筑。
由二十五局承担的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CKTJ1标二单元线路全长为25公里,共31段路基,29座桥梁,其中特大桥10座,大桥13座,中桥3座,桥梁总长16.6公里,占全长的67%,其中墩身538个,现已完成131个。该项目首个高支墩的成功浇筑,为下一步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狭小作业面内进行墩身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