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十天的云南走访已经结束了,十天中的经历让我至此回忆起来仍感觉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在身体疲惫的同时,内心中迸发出的力量却是强大的。
从滇西到黔西,我们继续前行
记忆最深的还属云南走访的第一位用户,也是最后一位用户—杨再寿老板,2011年5月29日交机的一台922C,由于前期经销商重组前,销售和服务维护的一些细节做得不到位,对于工程造成了一些延误,导致杨老板抱怨较大,已经开始存在不信任经销商的心理,不愿意继续还款,并要求经济赔偿,且数额较大,但他的要求不在合理范围之内。中机诚浩接管后,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云南走访的第一站有针对性的安排到了杨老板这里,最后一站我们又到回访了这里。经过前后两次的到访,客服部包部长牵头做了大量的安抚工作,并对机器进行全面检修,老杨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也相信了厂家的诚意。
从滇西到黔西,我们继续前行
杨老板是个白手起家的农民企业家,干到今天很不容易,对于自己购买的这台机器也倍加重视。
在日后的维护保养中,中机诚浩赖部长给杨老板做出承诺,前期发生的问题日后不会发生,对于机器故障导致的损失也给予配件形式相关的支持。我们刚刚得知,杨老板剩余的款项已开始缴还,我们期待杨老板的机器会给他创造更大的价值,更多的利润!
带着满腔热情与不舍,我们告别了云南,告别了近似仙境的滇西,还在回味驾乘着大切诺基行驶于群山之中那种粗狂的感觉,力道十足,征服一切!下一站,贵州,从黔西开始。走访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青春的活力,激情地干事!
贵州的行程用艰辛形容最为合适,山路的路况和云南大不相同,这里山路多半为土质路况,下雨后泥泞难走,一些地方车子根本无法到达,靠的就是双腿行进。走访的第一台挖机就在深山之中,车队行驶至距挖机还有6公里左右时,轮胎打滑严重,一台车还差点滑出山路,无法前行。一行的12人步行6公里山路赶往挖机所在地,山路本来就难走,加上随身携带的工具及保养件,到达时大家的T恤都湿透了。
这台921C正一城乡公路施工,曲折的山路都是这台挖机一点点拓宽的,全长20公里的施工量很巨大,工程已完成了70%,剩余的工程在9月份交工,工期还是很紧张。驾驶这台挖机的驾驶员是孟老板的儿子,已有3年的驾龄,驾驶过大部分合资品牌,对于这台挖机的使用情况他做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回答,他对机器现在的使用情况表示满意,也提出了一些应该改善的建议。
刚刚停下来的发动机温度还很高,打开机罩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为了不耽误老板干活,没等机器凉下来我们就进行正常的发动机点检。检查中一处故障引起了服务人员的注意,冷凝器胶管即将脱落,我们随即进行了处理。但温度确实有点高,服务人员小心地更换了胶管并加以紧固。过程不是很长,更换完毕后他们已是满头大汗。代理商的服务主管王经理和莫经理还开玩笑说,“我们的服务维修人员已经习惯这种温度了,很暖和。”——我们80后的服务人员正用自己敬业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诠释着山建服务的品质。
其实,产品的质量问题在装配的过程中可以解决很多,装配过程中精心仔细过10分钟,可能市场上的服务人员要少跑10小时。我想我们在能够体会服务人员艰辛的同时,是否自己也能够行动起来,将工作做得更到位。
这是一只年轻的,富有激情的队伍。共同走访的几天中,那种朝气的力量始终感染着大家,踏着山路我们继续前行,西部片区走访小组贵州站,继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