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敢于自己造发动机有胆
有话说,不想造发动机的主机厂不是好主机厂(笔者编的)。世界上大的汽车集团,没有哪个不自己造发动机。纵观跨国商用车公司,也无一不是自造发动机,甚至是变速箱、车桥。
还有话说,造整车易,造发动机难(也是笔者编的)。这可不是瞎说的,很多企业,建条总装线,找人设计个驾驶楼子(或者自己模仿),然后买来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甚至车架,就敢造整车(驾驶楼子也可以买)。但发动机,还真不是谁都敢干的。中国近几年造重卡的新企业层出不穷,前赴后继,除了奇瑞和中集联合玉柴造发动机(主要是玉柴)外,其他整车企业没有一个既造整车又造发动机的。再看这几年新成立的发动机公司,则几乎无一例外是和外商合资的。
反观现在已有的重型柴油发动机生产商:潍柴和中国重汽起家有当年斯太尔发动机的老底子;东风康明斯不用说,属于合资企业,当然康明斯体系还有跟陕汽合资的西安康明斯和跟福田合资的东风康明斯;东风DCI11发动机,买的也是雷诺发动机全套技术;福田之前的两大发动机厂,福田发动机厂(以前的福田环保动力)的奥铃动力平台是五十铃的4JB1发动机技术。雷沃动力则有帕金斯的技术来源;至于一汽锡柴和大柴,那背后可是强大的一汽集团研发中心。
即使是拥有庞大的集团资源,对于重卡发动机,很多企业也不敢轻举妄动。比如福田,即使已经有了福田发动机、雷沃动力以及中外合资的福田康明斯,可是要造重型柴油发动机,还是要联手戴姆勒-奔驰,生产奔驰的OM457发动机;江淮汽车,即使已经有了生产轻型柴油发动机的经验,可是对于中重型柴油机,还是要联手美国纳威司达,成立合资公司来生产柴油发动机;中国重汽有当年斯太尔发动机的技术来源以及一些潍柴的经验(暂且这么说,重汽也许不高兴),但还是要引进曼公司的D20和D26发动机;上汽和红岩要造柴油发动机,也是联手菲亚特合资成立了上汽菲亚特红岩来生产菲亚特的科索系列发动机;陕汽在被潍柴合并前想独自造发动机,也是联手康明斯成立了合资公司。
有些大的汽车集团,即使已经能造汽油发动机,对于重型柴油机领域,同样不敢轻举妄动。比如奇瑞集团联手中集造重卡,想要做发动机,也是借力独立发动机供应商玉柴,共同打造联合动力发动机。
然而,就是这个销量还不算很大,背后又没有汽车集团支持的华菱星马,却敢于不找靠山,不联手跨国公司,而是采用自己的力量,就自己研发、生产发动机,这点确实让笔者有些吃惊——“有胆”。